北京孔庙简介
北京孔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 13 号,为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与南京夫子庙、吉林孔庙和曲阜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大成门
北京孔庙的第一座门即为大成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大成门有三门,中间的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祭祀时才开;文武百官走西门,东边供地方官员行走。
先师门
先师门即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是北京孔庙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穿过先师门,便来到了北京孔庙的第一进院落。
进士题名碑林
进士题名碑林位于先师门内两侧,它始建于元代,起初是为了存放进士题名碑,后来又陆续树立了元代进士题名碑 75 块,明代进士题名碑 77 块,清代进士题名碑 118 块,共计 370 块,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有进士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珍贵史料。
乾隆石经
在进士题名碑林西侧便是乾隆石经,它陈列于十三经碑林院内,乾隆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经典,共计 189 块石碑,内容是儒家经典著作,用汉、满两种文字刻写。
辟雍
穿过大成门,便来到了北京孔庙的中心建筑——辟雍,辟雍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它建在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水池称为“辟雍泮池”,上面架有一座白色石桥,连接着辟雍的四门。
彝伦堂
彝伦堂位于辟雍殿之后,原名崇文阁,始建于元代,明朝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清乾隆年间又对其进行了修缮,彝伦堂是北京孔庙的藏书楼,主要用于收藏儒家经典书籍和历代进士的名录。
敬一亭
敬一亭位于在大成殿之后,是一座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方亭,亭内设有皇帝御制石碑 5 方,上刻清康熙帝及乾隆帝临摹的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和教育制度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包括古代碑刻、石刻、古籍、书画等。
北京孔庙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代建筑群,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景点|介绍||--|--||大成门|北京孔庙的第一座门||先师门|孔庙的大门||进士题名碑林|始建于元代,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珍贵史料||乾隆石经|陈列于十三经碑林院内,共 189 块石碑||辟雍|北京孔庙的中心建筑,建在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彝伦堂|北京孔庙的藏书楼,主要用于收藏儒家经典书籍和历代进士的名录||敬一亭|是一座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方亭||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和教育制度的专题博物馆
标签: #北京孔庙有哪些景点